山西焦企与华北钢企携手御“寒流”

   日期:2008-11-20     浏览:993    评论:0    

    上周日,山西省8家焦化企业与华北地区的7家钢铁企业齐聚北京,召开市场分析协调会,并商定了11月份国内焦炭指导价,暂定为每吨1600元,这一价格高于目前的市场价,有助于山西省焦化企业减少亏损、挽回损失、渡过难关。据了解,这是我国首次由焦炭和钢铁两大行业共同协商制定的焦炭价格指导价。

 

    今年8月份,焦炭的市场平均价格是3000/吨,不过3个月的光景,焦炭价格就经历了“腰斩”的命运到本月,临汾的一级冶金焦的报价已经低到了1400-1500/吨。这与下游钢铁企业的采购量萎缩有直接的关系。而钢铁企业压缩采购量的原因则是因为钢铁市场需求量的不足。“这么说吧,我们和钢铁企业是一条线上的蚂蚱,一家不行了,另一家也不好过。”山西焦炭集团一位知情人士表示。

 

    正因如此,焦炭企业和钢铁企业这对“难兄难弟”才首次携手坐到一起来讨论定价的问题。会议上双方分析当前市场形势,并对市场指导价进行了协商,其目的就在于制定一个双方都能承受的价格,不至于使其中一方陷入难以翻身的困境。本次协商制定的11月份1600/吨的指导价,对于焦化企业减少亏损、挽回损失、渡过难关具有重要意义。“会上争论得很厉害,但最终的成果还是令人鼓舞的。”山西焦炭集团一位参会人士说。

 

    会议还决定推进“钢焦联盟”双方高层领导每季度进行一次会晤,分析市场形势、沟通重要事项、协调供需总量;双方分管领导和供销部门领导则每月会晤一次,协商制定焦炭市场的市场指导价。双方企业根据焦炭市场的市场指导价,在当月月初结合焦炭品质、结算方式等因素签订焦炭购销合同。

 

    参加此次协调会的焦化企业全部来自山西,包括山西焦炭集团、山西焦化集团、太原煤气化集团在内的省内8家从事焦炭产业的重点骨干企业悉数到场;钢铁企业方面,包括首钢、邯钢、河北钢铁集团、天津钢铁公司在内的7家华北地区钢铁企业均在出席之列。

 

    对此,太原科技大学经济学教授薛耀文认为,目前焦炭企业有相当紧迫的回款需求,而钢铁企业在全行业产能相对过剩的形势下,也需要价位合适的原材料来降低生产成本。联盟的做法虽然不符合市场规律,但是作为共渡难关的举动,也值得肯定。

 
打赏
 
更多>同类行业快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快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合同文本  |  隐私保护  |  使用协议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081068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