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通过全力实施“提高地方煤矿回采率三年攻坚战”,地方煤矿数量减少一半,设计生产能力翻了三倍,地方煤矿机械化开采水平、安全生产水平、煤炭回采率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走在伊泰京粤酸刺沟煤矿,地面上整洁的矿区,矿井下先进的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煤炭输送设备,以及配套的供电、排水、消防等设施,带给人一派现代化煤矿的气息。这个煤矿是通过资源整合,由几方投资建设的大型煤炭骨干基地,同时配套建设选煤厂和铁路专用线,矿井设计生产能力达每年1200万吨,成为全国单井设计产量第三大地方煤矿。酸刺沟煤矿矿长张太平说:“通过资源整合,建设现代化煤矿,实现了两个根本性的转变,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由广种薄收向高度集约化大生产进行了转变,在安全方面得到了明显的好转和改观,资源回收率方面得到了很大提高,在资源保护、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005年初,鄂尔多斯市委政府就响亮的提出,实施“提高地方煤矿回采率三年攻坚战”,用三年的时间全力推进地方煤矿资源整合和技术改造。为此,鄂尔多斯市实行“领导包片、工作人员包矿”,“四优先、两关闭” 制度,对积极进行资源整合、实施技改的地方煤矿优先配置边角资源,优先配套基础设施,优先配发销售票证,优先保证生产;对在规定时限内回采率达不到规定标准的煤矿实施关闭,对生产规模达不到最低设置标准的实施关闭,有效调动了煤炭企业技改的积极性。在煤矿技术改造过程中,鄂尔多斯市积极鼓励地方煤矿与国内大型矿务局加强合作,通过产权重组、矿权转让、合作经营、开采承包等方式,引进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采取政府搭台、企业运作的方式,引进建设了一批煤机制造、设备租赁、机械维修项目,使地方煤炭工业服务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鄂尔多斯市委书记云峰说:“通过实施提高煤炭资源三年攻坚战,(鄂尔多斯市)地方煤矿由2000年的1901座压缩到为如今的267座。产量由原来的2670万吨增加到去年的2亿吨,平均单井能力由每年9万吨提高到72.5万吨,采掘机械化由不足10%,工效不足每天2.5吨,提高到65%和每天的15吨以上。平均回采率由不足30%提高到75%以上,矿井平均服务年限较过去延长一倍以上,实现了煤炭产量和效益的双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