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危机为中国能源价格改革提供机遇

   日期:2008-10-16     浏览:1272    评论:0    

    摩根士丹利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15日在北京表示,全球金融危机给中国带来了理顺能源价格体制的机遇,体制完善后,中国经济有望实现可持续发展。

 

  王庆是在北京召开的行业论坛上做出以上表示的。他说,在全球经济面临衰退风险的情况下,世界对能源的需求增速减缓,国际石油价格将向下调整,对中国而言,这是完善价格机制的机遇。

 

  他认为,如果欧洲、美国、日本等国经济负增长,而我国经济保持8%以上的增速,那么未来两年我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将会有很大变化。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取得在亚洲的经济领导地位。次贷危机这场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也可能是中国成为世界经济龙头的契机。”

 

  王庆表示,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理顺价格本身应当成为调整目标,而非为了节能减排等目的所采取的手段。

 

  中国对能源消耗大,经济增长快,反映的是中国发展所处的特定阶段。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阶段,而且在全球分工体系中,由于中国劳动力资源的丰富,制造业得到很大发展,这就决定中国对能源消耗量很大,这是中国这个特定发展阶段的特点。

 

  他认为,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中国消耗多少能源,而是被消耗的能源分配是由什么决定的。在理顺价格基础上进行的能源消耗,将更为合理。如果能源价格反映的是市场供求关系、能源稀缺程度及能源背后的机会成本,这种价格体系就是合理的,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就是可持续的,而且是有竞争力的,能够保证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

 

  他表示,中国早就提出了理顺能源价格的目标,之所以没有贯彻下去,主要是考虑两个因素:第一是担心国际油价太高,希望等到油价降到一个低点;第二是担心价格调整会加剧通胀压力。而国际油价一直动荡不定,很难踩到最低点,如果把战略改革与这种波动巨大的因素联系,恐怕很难选到一个合适的时机。目前国内通胀压力减轻,CPI已经回落,而PPI预期也会回落,调价时机已到。

 

  王庆认为,如果我们能理顺能源价格,就不需要过分关注消费能源的多少,因为消耗量是由市场供求关系所决定。无论量多量少,都是最优分配。

 

  王庆还认为,油价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中性的。以成品油为例,中国成品油消耗中大概只有10%是居民消耗,其他都是工业消耗,从工业消耗来说,油价调整就是不同行业利益重新分配的过程,在价格管制的情况下,上游企业利润会受到影响,下游企业相对会好一些;而价格调整后利益格局则会重新分配。

 
打赏
 
更多>同类行业快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快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合同文本  |  隐私保护  |  使用协议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08106851号
Processed in 0.023 second(s), 8 queries, Memory 0.5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