尴尬的山西:“中国第一煤炭大省”缺煤缺电

   日期:2008-07-25     浏览:1492    评论:0    

尴尬的山西:“中国第一煤炭大省”缺煤缺电

 

    “中国第一煤炭大省”山西在能源版图中有其特殊的地位。

 

  颇为尴尬的是,本不该缺电的山西,近期却连续限电,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山西本省的缺煤,却越来越成为全国煤炭紧张的一个缩影。

 

  需求和供给严重脱节是关键所在,国家批准生产的高能耗行业远高于核定的煤炭产能。 一方面应提高煤炭和电力价格,抑制消费,另一方面扩大生产,满足供给。

 

  中国很多地域的状况跟美国田纳西河流域惊人的相似,从1945年开始,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专注于电力的生产,以此来竭力减轻贫困。1945年到1955年间,电能的生产翻番,此后的每10年都翻番,直到1975年到1985年制定的翻番目标没有实现,最终不了了之。

 

  露天采矿的规模和野蛮程度与他们所供应的巨大的能源产出成正比,结果导致表层土壤和森林被严重破坏,山谷中积满了矿渣,破坏性大大加剧。管理局所依赖的煤矿供应商带来的如此彻底的生态破坏,远远超过了那些开荒的贫困农民一个世纪破坏的总和。

 

  另外,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想尽办法来阻挠有关的立法、监管、诉讼和公众抗议,保护自己的供应商免受修复生态的压力,因为这样的环境保护措施会提高煤炭价格,也就会相应提高它们向那些移植进来的工业企业索要的电价。

 

  后来,在当地的环保组织不断抗议下,田纳西流域管理局和美国国际发展署签署协议,将该流域的居民迁移出去,但直到如今,污染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现实的问题是,一方面面临着电力紧缺的压力,全国的目光都盯在了山西这个煤炭大省的身上,另一方面,山西本身的生态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中国的现状不是疯狂地扩大产能,而是考虑如何推进能源价格改革,使能源价格能够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市场供求关系和污染治理成本,建立合理的能源比价关系被公认为更根本的长远之计。

 

  最近很多人提出了“煤电一体化”是中国煤电矛盾解决的最终办法,但显然,这种模式只是一种短暂的现象,当煤炭作为一种资源反映不出它本身的价值,这种能源将会带来“一场更为复杂的浩劫”。

 

  目前所有的焦点都表现在了“价格”这一问题上,而这一焦点的背后,是更为复杂的能源体制改革,其中就包括电力体制改革等诸多方面。

 

 
打赏
 
更多>同类行业快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快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合同文本  |  隐私保护  |  使用协议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08106851号
Processed in 0.176 second(s), 12 queries, Memory 0.5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