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召开的第五届钢铁产业发展战略暨钢铁产品产需研讨会上,上海期货交易所总经理助理褚玦海作了《钢材期货推出对钢铁产业链的作用和意义》的演讲。褚玦海说,钢材期货只是一个工具而已。上期所从2001年就开始研究钢材期货,经过“8年抗战”,各方从持不同认识,到共同推进,再到今年3月27日终于在上海期货交易所正式上市,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截至
褚玦海强调,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保证市场正常运行不可分的两个部分。这两部分只有共同发展,钢铁行业才能真正健康地发展。
褚玦海认为,期货与现货的差异:一是交易目的不一样。现货交易即你给货,我给钱,是物权转移的过程,现货交易的目的是满足交易双方不同需求的需要;期货交易的目的则不是为了物权转移,而是对物权可能产生的价格波动风险的一次分解或转移,这是期货与现货的最大区别。二是交易表现形式不一样。现货交易的标的都是具体的、特定的;期货交易的标的是标准化的,是非常容易转让的,因此才能转移风险。三是交易在时间标的上不一样。现货交易的时间标的是特定的、近期的;期货交易的时间标的则是远期的。四是对价格走势判断的因素不同。现货交易价格主要是根据当前的供需条件状况来进行判断,如果货很多价格就会下降,货短缺价格就上扬,主要的判断因素是货多或货少,是供需关系;期货价格走势的判断因素比现货多得多,当前的供需关系当然是最基本的因素,其次对整个国家乃至全球宏观经济都要作出预期,比如对今年10月份的合约,如果你仅仅以目前一季度的市场供需状况作为判断的依据,我想你一定会犯错误,必须对中国经济、全球经济,包括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积极的货币政策等可能起到哪些作用?以及产业政策、进出口政策的变化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等,只有把这些因素都综合起来,才能对期货价格走势作出正确判断。
在谈到钢铁产业链上的钢铁生产商、流通商和终端用户在参与钢材期货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时,褚玦海说,由于期货与现货有着比较大的差异,因此对钢铁生产商、流通商和终端用户来说,各自参与钢材期货的目的、交易程度、参与的方式等都会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从参与期货的方式来看,褚玦海说,不少人觉得参与期货就是到期货公司开户,然后到期货交易所进行买入或卖出交易,我认为这样的理解不对,这只是参与期货的一种形式。而参与期货的很大一部分内容是用期货价格对长期合同进行定价,这个定价作用是期货市场最重要的作用。比如,建筑钢材供货商与建筑商签订了长期供货合同,一般来说这类长期合同都是以固定价格签订的,但实际上采取固定价格签订长期供货合同,对双方来说都有很大的风险,因为几个月后,这个固定价格很可能会同当时的实际价格发生很大的偏差,不是对甲方有利,便是对乙方有利,这对合同的履约会带来很多不利因素。期货价格出来后,其对长期合同的定价作用越来越明显,如有色金属生产企业用的铜精矿,很多都是长期供货合同,它的定价就不是一次性谈定而是变化的,是根据伦敦金属交易所和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铜期货交易价格进行折算(如以某月份铜交易价格多少天的结算价的平均价,来作为某月买卖双方履行合约的价格),这种定价模式的好处是不管市场价格如何涨跌,都反映了所要交货时间双方的价格,可为企业减少许多风险,为企业经营提供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褚玦海话锋一转说,当然这个期货市场价格必须是全市场参与的、透明的、公开的,是由大家公认的价格。上期所的钢材期货才刚刚开始,它的价格高低、公正性还有待于实践的进一步检验,需要大家的共同参与。
其次,参与期货交易时要注意能力与能量的关系。褚玦海说,能力与能量是不同的,如某企业有100万资金,它的能力就是100万元,但其在参与期货交易时,它的能量很可能会发挥到1000万元。往往企业主在参与期货时会觉得自己能够发挥很大的能量,因此把能力与能量混淆了,这时候就会出现由于杠杆作用产生的风险。
再是,要处理好风险、制度和人的关系。褚玦海说,期货是风险管理的工具,同时期货本身也有风险。从风险的定义来说,它是对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产生损失的可能性,风险与不确定因素的不确定程度有关,它是整体量与自身的比较。褚玦海认为,做1万吨现货与做1万吨期货的风险是相同的,甚至期货规避风险的速度比现货还快,只要在计算机键盘上轻轻一按,就可以平仓了,而现货市场如果不履约还需与对方进行洽谈。但是,做期货时往往由于能量的增大,造成了风险的放大。因此,企业在参与期货市场时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它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怎么参与,参与到什么程度都要有一套完整的制度;二是风险管理如何进行,要做到与企业的生产成本、产品数量、财务经营的现金流相配套,要有特定的措施。这两个方面应该是分开的,不能混在一起。同时,还要做好人员的培训工作。
最后,褚玦海说,有色金属期货市场已经历了16年,才刚刚开始成熟。钢材期货市场诞生才10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它的功能发挥还有待与大家的关心、支持和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