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建材市场开局呈涨势

   日期:2009-01-05     浏览:1012    评论:0    

14,小雨。元旦假期,晴好三天,不过,晴朗天气昨夜悄悄远离申城,清晨的上海,是在雨声中醒来的。新年首个工作日,申城迎来雨水自如;新年第一个交易日,市场价格保持涨势。

   
开盘,西本工程报价二级钢指数上涨30元,不同规格均有相应上调,调整后,16-25mm报在3530-3550/吨;三级钢指数上涨40元,16-25mm挂在3660-3750/吨。高线售价也有60/吨的补涨。市场主流报价全面上涨,底部成交价格有稳有升。

   
早间,沪上建筑钢市在绵绵小雨中开盘,年前挂牌价格相对较低的大户率先补涨,前期涨幅较大的商家也继续小幅推高,整个市场延续着2008年最后两天的上涨气氛。据现货经营点反馈,开市后,虽然不同商家报价差别依旧,但相比去年最后一个交易日,经销商的操作趋于理性——热闹的“封盘”没有了,遮遮掩掩的限量少了,抬高价格后出货成为绝大多数公司的选择。

   
具体来看,二级钢整体向高位靠拢,如,16-25mm免检资源主流售价在3500-3580/吨,多数规格在3550元左右成交;28-32mm大厂资源多报在3680-3720元之间。三级钢部分规格上涨,16-25mm免检产品报在3630-3730元之间,其中,20mm16mm价格悬殊,分别在3630元和3730元上下出货,其它规格多在3660-3700元成交。与螺纹钢部分上涨不同,线材强势明显,如大厂高线售价混乱,主流报价在3660-3720元之间,无论是报价还是实际成交价,整体涨幅约有30/吨。新年开市,价格坚挺;雨中开盘,成交低迷。据悉,主导商家售价出台后,工地因雨水延迟了采购,经销商之间的交易也不多。市场人士表示,出现这种现状并不让人意外,首先,表明终端用户心态正常,仍在以消耗决定要货量,没有因为价格上涨而加大采购力度。其次,表明中间需求处于尴尬境地:理想的价位买不到批量资源,高价的资源却不愿囤积。

   
正因为如此,上午的市场呈现出两个极端:买不到和卖不动,一边是低价资源几乎绝迹,一边是高价产品销售寥寥。这样的局面当然具有讽刺意味,难怪有经销商担忧,按照这种趋势,市场可能会步入又一个博弈期:用户借助消耗淡季,采购但不踊跃;商家凭借低库存,惜售但不追高。与其它时段双方博弈会有一方妥协不同,由于节日因素,一旦市场价格与厂家倒挂差距缩小,结果可能只有一个:订单集中转向上游钢厂,厂家坐收渔翁之利。

   
又一个泡泡是否处于酝酿之中不得而知,但节日期间到货比预期要少却是现实。从各大仓库传回消息,元旦假期,以车皮方式到货的产品很少,虽然华东钢厂通过船只抵沪的资源基本正常,但作为上海市场当前的主力,东北资源的入库的确没有明显增加——对此,有两个传闻可供参考,其一,部分上海经销商订购的资源直接销售到华南和福建等地。其二,北方部分地区的大风降温天气延误了船期。

   
下午,或许是雨水不歇的缘故,与热卷板大幅推高的热闹和周边杭州市场盘中再涨的勇气相比,沪上建筑钢市的表现显得相当平静:价格基本平稳,销售依旧平淡。今天的上海建筑钢市,以涨势开张,但从市场成交情况看,需求的热情尚未被彻底激发。

 
打赏
 
更多>同类行业快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快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合同文本  |  隐私保护  |  使用协议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081068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