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4年至今,中国出现29起债市债务违约。有13起进行刚兑,东北特钢史无前例地用市场化途径进行破产重整,剩下的悬而未决。近日,东北特钢债权人同意重组计划,这是首例中国在岸违约债务重组,标志着债市在打破刚兑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8月8日,东北特钢破产重整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当日上午举行的第二次债权人会议同意了重整计划草案,待法院批准后将进入执行阶段。
如果上述方案得以实施,东北特钢或将成为中国公募债券“债转股”第一单,也标志着中国债市在打破刚兑方面又迈出重要一步。
高盛香港董事总经理Kenneth Ho团队表示,这是中国首例在岸违约债务重组,是一起标志性事件,将为未来中国解决更多不良资产和债务的重组铺平道路。
据高盛统计,2014年至今,中国出现了29起在岸债市债务违约案例。有13起进行刚性兑付,剩下的都悬而未决,东北特钢是个特例,既没有全额刚兑,也没有重组,而是选择了一条史无前例的方式:用市场化的办法解决,进行破产重整。
为何多数债务违约悬而未决?高盛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债权人拒绝接受其陷入被违约的状况,很多公司提交的债务重组计划都被债权人拒绝了。
时至今日,这种尴尬情形终于有了突破。东北特钢的债务重组终于获得债权人通过,为市场化解决债务违约问题树起了第一个标杆。
东北特钢债务重组
东北特钢提出的债务重整细节如下:
1、被重组的债务总额为456亿元人民币。
2、债权人持有的可以被全额偿付的债务不足50万元。
3、普通债权人持有的50万元以下的部分将根据债权人意愿100%清偿。
4、超过50万的部分,非金融类债权人和债券持有人可以有两种选择:要么拿到所持债务的22.09%作为一次性现金偿付,要么将其转换为股权。
5、金融类债权人持有的超过50万元的部分将全部转换为股权。
6、两位战略投资者(宁波梅山保税港区锦程沙洲股权投资有限公司和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将给东北特钢合计注入55亿元,分别换取集团43%和10%的股权。转股债权人及原股东之一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合计持有剩余47%股权。(这就是说,东北特钢现在估值约为104亿元。)
路透社报道称,面对这样一份债务重组方案,当天的会议上债权人以81.2%的比例最终选择了投票接受。
那么,此前纷争不断,以至于就债务重组进行了多轮谈判的债权人,为何最终同意了呢?
高盛认为,最关键的因素可能是较低的预估清算率。他们注意到, 东北特钢在7月30日发声明称,预计只有6.27%的债权人会得到清算赔偿。
联合早报此前曾援引西班牙对外银行驻香港的经济学家夏乐的分析称:“这个也是对投资者的一个警惕,不要以为买了国企的债就不会有损失。现在债券持有人都有可能成为债转股的对象。”
穆迪此前表示,中国政府对国有企业的支持将更加差异化。直接的财务支持将仅针对于涉及与国家政策密切相关的活动的企业或可能产生广泛系统性影响的企业。其他存在债务问题的国企将通过与债权人谈判的形式寻求解决方案,甚至进行破产重组。预计未来会有更多中国国有企业,尤其是产能过剩行业的国有企业破产。
值得注意的是,在7月24日举行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通稿中有一句是这么说的:紧紧抓住处置“僵尸企业”这个牛鼻子,更多运用市场机制实现优胜劣汰。
习近平在7月中旬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说:“把国有企业降杠杆作为重中之重,抓好处置‘僵尸企业’工作”。
对此,《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30期有文章称,处置“僵尸企业”是“牛鼻子”这个比喻,可以看作是影响全局的关键节点。
东北特钢是国有大型特殊钢生产企业,由于长期以来债务负担巨大,财务成本居高不下,去年3月起公司发行的企业债券连续违约。去年10月10日,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东北特钢及其下属两家公司正式进入破产重整程序。穆迪预测东北特钢的总债务在382.94亿元人民币。(来源:华尔街见闻 作者: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