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自“十三五”规划出台以来,去产能始终是钢铁行业的主旋律,而取缔中频炉、打击“地条钢”则为钢铁业去产能的重中之重。然而近期国务院第四次大督查发现,“地条钢”又有死灰复燃的迹象。对此,李克强总理作出重要批示,取缔“地条钢”、化解过剩产能要坚定不移推进。
“地条钢”要坚决退出,这既是安全生产的需要,也是钢铁行业结构性调整的重要手段。本期,我们推出一组“直击‘地条钢’”系列报道,展示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对钢铁去产能这项工作做出的努力,以飨读者。
废钢铁市场迎来了久违的火热。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以下简称“废钢协会”)常务副会长李树斌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今年上半年废钢铁消耗总量6224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46.1%,废钢铁应用比例达到14.8%,同比增长3.7个百分点。各主要钢铁企业均不同程度提高了消费量。”这个数字的背后是社会废钢铁资源数量在增加,今年上半年废钢铁产生量6635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53.9%。
废钢铁是炼钢的主要铁素原料之一,它不但载能节能,又绿色环保。但长期以来,废钢铁循环利用情况并不理想。一方面,大部分废钢铁资源被中频炉“地条钢”占用,主流钢铁企业在采购社会废钢铁资源上竞争不过“地条钢”企业;另一方面则是废钢价格相较低价进口铁矿石并没有优势,在退税政策补贴难以到位的情况下,企业使用废钢的积极性有限。
不过,情况正在好转。“国家取缔‘地条钢’不仅促使钢铁行业健康发展,也令废钢铁行业迎来了久违的转机,越来越多的废钢产量可以通过正规渠道流入钢厂循环利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王立群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废钢市场的振兴表明了我国钢铁去产能已经进入了下一阶段,客观上减少了铁矿石的用量,有利于节能减排和减少自然资源消耗。”
“地条钢”的退出和废钢的利用
时光回溯至1999年12月,““地条钢”一词第一次出现在中央文件中,在当时的国家经贸委发布的《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第二批)》中,“生产‘地条钢’或开口锭的工频炉”出现在“落后生产工艺装备”的名单中,其淘汰期限为2000年之前。2002年6月,国家经贸委发布第三批《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地条钢”被列入“落后产品”名单,淘汰期限又被定为2002年7月1日。但“地条钢”始终以“贴牌”“冒牌”生产等形式在钢材市场上占据重要的一席。这一情况直到2016年下半年随着钢铁去产能的实施,才发生真正的改变。
“钢铁去产能旨在退出过剩产能,还有一个重要目的是退出落后产能,‘地条钢’就是国家要坚决取缔的。”王立群认为,随着新环保法实施和环境督查力度不断加大,也释放出了大量的废钢资源,全国各地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建立也为废钢铁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为规范废钢铁行业发展、提高废钢比带来了良好的机遇,企业使用废钢铁的积极性不断提高。
李树斌介绍,废钢铁是一种可无限循环使用的载能节能再生资源,多用1吨废钢铁可节约0.4吨焦炭或1吨原煤,可减少1.7吨精矿粉的消耗,减少4.3吨原矿开采和3吨固废的产生,可减少1.6吨二氧化碳的排放。“但废钢这个可利用的资源却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被‘地条钢’所用,只在去年去除中频炉、打击‘地条钢’后才得到了有效改变。”
受钢铁市场回暖和打击“地条钢”等影响,2016年我国废钢铁消耗总量和综合单耗双双攀升,价格回升。根据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统计,去年全国废钢铁资源总量为9291万吨,同比增加771万吨。钢铁企业自产废钢4430万吨,比2015年同期增加240万吨;社会采购废钢4645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555万吨。“随着环保力度的不断加大,碳排放交易系统的建立,国家对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发展、节能减排等一系列政策的发布和实施,都为废钢铁产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李树斌说,未来3~5年将是废钢铁应用的攀升期,废钢铁从回收加工到配送上下游行业都大有可为。
废钢铁出口量有所攀升
近期海关总署发布数据,继今年4月首次“破万”后,5月份的中国废钢出口量激增至8.0345万吨,同比增长954倍,环比增长4.3倍。而在一季度,废钢总体出口量尚不足千吨,更早之前,中国废钢的年出口量也不过1000吨左右。
在日前商务部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高峰就表示,废钢是生产“地条钢”的主要原材料,“国内外市场价格倒挂是废钢出海的一个重要原因,出于对市场的预期,国内废钢价格持续下跌,品质良好的国产废钢更具有价格优势。”对此,李树斌进一步分析,尽管近期废钢出口增速确实较快,而从数量上看,这是一种少量暂时现象,国家对废钢铁出口40%关税没有改变,中国仍然是废钢进口国。
不过,从废钢出口不断上升的现象判断,目前中国废钢的供应量已远超出市场的预期。工信部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共取缔、关停“地条钢”生产企业600多家,涉及产能1.2亿吨,由于“地条钢”被取缔,释放出6000多万吨废钢资源。近日,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指出,2017年中国钢铁蓄积量约78亿吨,预计到2020年前后,中国钢铁积蓄量将达到100多亿吨,废钢资源产量可达到2亿吨。
废钢量确实大幅攀升了,不过工信部也在近期出台了《废钢铁加工行业准入条件》和《准入公告暂行管理办法》,这也对废钢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李树斌说:“通过设立准入门槛,倒逼废钢企业完善加工水平、转型升级达标,促行业多元化经营、集约化发展。”
废钢利用率必须提升
中国钢铁市场正在加速进入一个折旧时代,相对于铁矿石冶炼,废钢融化再利用是一种更为节能环保的绿色资源。目前我国废钢资源利用率大幅增长,但与全球平均水平相比还比较低,与发达国家水平相距甚远。据了解,“十二五”期间,我国炼钢废钢比为11.4%,一些国家的这一比例高出我国数倍,如土耳其为86.79%、美国为70.74%。
利用率低的原因很多,重要的一方面是运输物流成本高昂。业内人士称,钢铁产能“北重南轻”,而钢材消费“南重北轻”,废钢分布亦类似。因此,如果仅限于利用现有钢铁产能消化“地条钢”所遗留废钢,尽管技术上可行,但由于供需区域错配,或将有数千万吨的废钢无法得到有效利用。李树斌说,全面取缔“地条钢”恰为钢铁产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调整时机。在不新增产能的情况下,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千方百计提高转炉和电炉的废钢应用比例。多用废钢铁少用铁矿石,就能够将打击“地条钢”释放出来的废钢铁资源消化掉和利用好。同时,钢铁行业实施产能置换、北减南增是切实可行的选择,也是政策所许可的。“全国产能置换指标供需信息平台已经搭建,为产能置换提供信息服务;在国家有关部委支持下,全国产能置换指标交易平台也正在探索。”
日前,在吉林召开的“全国废钢铁统计信息工作会议”上,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副处长罗晓丽就提出废钢行业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完善行业信息管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等措施促进废钢企业规范经营。李树斌对废钢企业的期待是:完善,自律,专业,绿色。
“除了国家层面要鼓励钢铁企业多用废钢外,废钢企业自身要提高设备、技术水平,加强加工能力。”为此,李树斌认为,废钢铁回收、加工、利用企业要牢固树立产业一体化的思维理念,培育和打造全行业龙头企业,提高企业的集中度和精细管理。强化行业自律和依法经营,与上下游客户建立起诚信可靠长期稳定的产业链关系,配合国家有关部委继续做好废钢铁加工行业准入,不断加强和完善行业监管和行业自律,迎接废钢铁产业重大转折期到来。“要为钢铁工业绿色持续发展搭建绿色通道。”(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记者 郭丁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