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企输给铁矿石“双重标准”

   日期:2008-07-24     浏览:1659    评论:0    

中国钢企输给铁矿石“双重标准”

  昨天,全球最大的铁矿石供应商必和必拓公布年度产量将大幅增加,而第四季度铜和铁矿石产量增幅最为强劲,原因是中国对铜和铁矿石的需求均很高。

 

  新一轮年度铁矿石谈判又将开始。而在今年的铁矿石谈判中,澳大利亚铁矿石企业如愿拿到了中国钢企的“海运费”补偿,并最终与欧洲钢厂达成了更低的涨幅协议。“双重标准”破坏了传统的定价机制,业内人士对于今年底即将开始的新一轮谈判,普遍表示前景堪忧。

 

  市场出现针对中国价格

 

  数天前,澳大利亚两大铁矿石巨头与欧洲钢厂达成了2008年度铁矿石协议价格,涨幅仅为71%。不过,这样的价格涨幅低于他们先前与中国钢企达成的涨幅——96.5%。

 

  力拓的新闻发言人公开表示,与欧洲钢厂谈判考虑到了海运费价格的变动。换句话说,由于到欧洲有运距优势,所以价格要比给中国的便宜。

 

  按此逻辑,与欧洲相比,巴西到中国同样具有运距优势。可实际上,欧洲钢厂并没有因为海运费比中国钢企多付一分钱。这样的结果让中国钢企十分难堪。中国作为全球最大铁矿石进口国,居然拿到的是全球最贵的价格,这样的结果对中方是不公平的,从哪方面都无法解释。

 

  业内分析人士普遍看法是,这是铁矿石巨头在滥用自己垄断地位的权力。任由此下去,明年铁矿石谈判更为复杂、艰难。

 

  “今年的谈判可以称为混乱,谈判规则被颠覆了。巴西并没有因为海运劣势而少涨一分钱;澳大利亚的低品位矿石,也没有因为成色不足提出按质论价。铁矿石卖家都按自己的方式制定规则。”联合金属铁矿石首席分析师胡凯说。

 

  铁矿石谈判遭遇“滑铁卢”

 

  对于今年的谈判,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罗冰生公开表示,“今年1到5月,中国钢企在国内铁矿石富余的情况下突击进口,以及力拓迫于并购追求更高价格,是中方没有预料到的。”

 

  今年前5个月,中国国内自产的铁矿石增长了25%,满足高炉生产增长8.4%需要后,仍有富余。但就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钢厂仍然多进口了3100万吨铁矿石,造成了中国铁矿石的虚假需求,干扰了谈判。其实,今年铁矿石进口迅速扩量,主要是由于铁矿石价格谈判一拖再拖,迟迟没有结果,造成市场有崩盘的预期。钢铁企业和贸易商都加大了进货量以备不时之需,凸显用量猛增。

 

  另外,力拓急于摆脱必和必拓的收购,不顾长远利益,只追求今年涨价,以铁矿石大幅度涨价来支撑股价,从而提高必和必拓的收购门槛。

 

  但是,这些看似合理的理由,谁能说一定不是那些精于此道的铁矿石卖家从最开始就策划的呢?

 

  新一轮谈判将更艰难

 

  “这样的价格只能认了。如果撕毁长期协议,中国钢企可能损失更大。”胡凯直言。以往的长期协议价格一般比现货市场价格低40%以上,大钢厂如果放弃长期协议,等于失去了同小钢厂竞争的成本优势。即便长期协议上涨,仍比现货交易有优势。

 

  这也是中方钢企不愿谈判破裂的原因所在。既没有“豁出去”的勇气,本身又是受制于人的买方,谈出什么样的结果都不足为奇——中国目前生产钢铁的企业多达700多家,可是没有形成统一的步调,很难用一种声音说话,结果众多且很弱小的中国钢铁企业在国际上没有话语权。

 

  “中国钢铁工业要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的钢铁企业集团与国际铁矿石生产巨头抗衡,必须要大幅度提高中国钢铁工业的产业集中度。”罗冰生表示。据了解,中国目前十大钢企的钢铁生产总量只占全国总产量的36.6%,产业集中度较低。而发达国家一般国内前四家钢铁企业的生产量占本国生产总量的70%以上。

 

  今年以来,济钢、莱钢合并成山东钢铁集团;宝钢集团南下重组广钢、韶钢,成立广东钢铁集团公司;唐钢和邯钢重组为河北钢铁集团……尽管中国钢铁企业正在努力改变现状,但要达到目标产业集中度,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打赏
 
更多>同类行业快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快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合同文本  |  隐私保护  |  使用协议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081068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