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国钢铁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日期:2008-12-10     浏览:1051    评论:0    

中国钢铁业在2008年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年终岁尾,回首年头岁初,当时“高处不胜寒”、高成本风险等警告不绝于耳。仅仅一个月左右的间隔,就让钢厂经历了“炎夏”和“寒冬”。钢价在不断创出历史新高后,已跌至1994年的水平。

   
如今,中国钢铁企业最需要做的是: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如此方可冬去春来。

   
“纸面”财富背后是风险集聚

   
中国钢铁业产能过剩,这至少在3年前就已表现出来。后来因为全球经济调整期的延后,中国钢材突然一下子转向全面的“净出口”,把产能过剩这个矛盾掩盖了。

   
宝钢集团相关负责人在今年年初时就忧心忡忡地对记者说,钢铁业已进入“高成本、高钢价”时代,“纸面”财富背后是风险的快速集聚。

   
但是,谁也不愿做“盛宴”的终结者,这包括钢厂和上游的矿商。大家心里都明白天下没有不散的“盛宴”,但谁也不知道盛宴何时终结,所以都不愿第一个“站起身”来。

   
今年的全球铁矿石价格谈判,就是在这种“古怪的心理”作用下出现了十分“异化”的格局。全球矿业三大巨头都用一种极端的强硬态度提出他们能够想到的所有“附加要求”,在取得巨大的价格涨幅的基础上,还要求“质量差价”“海运费差价”、欧亚统一基价,有的甚至要彻底打破传统年度基准定价机制。这种行为让人感到市场的风云突变随时都会来到,矿业巨头正在抓住最后机会“赢得市场的主动”。但问题是,市场的突变何时到来,谁也说不清楚。

   
在这种情况下,对大宗商品高价位运行的预期就继续维持,大部分钢厂原燃料的高库存也继续维持,高价位原料的高成本全面向下游转移,把钢价“惯性”地推高到历史最高水平。

   
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权威数据,今年上半年国内钢价逐月上涨,创历史新高。到6月末,国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比上年同期上涨45%以上。

   
需求怎么突然消失了

   
就在钢价达到历史顶点后的一个多月,国内钢材市场突然“高台跳水”。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思明说,市场这样突然逆转,前后只差1个多月,“真是从来没有经历过”。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戚向东也认为,今年9月份以后,国内钢产量出现近年来未有的快速回落,最高月产与最低月产相比,月产减少1480万吨。这种减产幅度,“是全球钢铁生产史上不曾有过的现象”。多家钢厂负责人都反映,“好像市场需求突然一夜之间消失不见了”。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认为,这种“需求突然消失”的感觉,其实是此前由通胀预期带来的经济链条上的高库存所造成的。钢厂增加了矿石的库存数量,下游用钢产业也提高了钢材的库存水平。一旦遇到经济减速,相关产业链条的各环节第一反应就是“消化库存”,这就使“即期需求”突然消失,使得供求失衡突然放大,由此带来市场恐慌,再进一步加剧市场动荡。

   
据中钢协的价格监测,到11月下旬,国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以及长材、板材指数都已降到19944月的价格水平。
在市场需求萎缩的情况下,还出现了“三个丧失”:市场信心丧失;流通环节和终端用户的“蓄水池”功能丧失;生产企业制定销售价格的“基准价位”丧失。

   
巴曙松说,只有完成了库存消化,国家促进增长的宏观政策发生实际效应后,包括钢铁业在内的国内产业才能走出“最困难的时候”。

   
矛盾并未根本缓解

   
在经历了大起大落之后,业内都在反思:为何大家心里明知“那样的高价不正常,弦非绷断不可”,但就是“罢不了手,凭着惯性向前冲”,最后一损俱损?

   
中国钢铁产业早就达成了几项基本“共识”,并以国家产业政策的方式来推行:一是总量增长已不是钢铁业的主要矛盾,今后要严格控制新增产能的过快增长;二是钢铁业以满足国内需求为主,不以成为国际主要钢材出口国为目标;三是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快推进企业的联合重组。

   
但是这几年来矛盾并未得到根本缓解,钢铁生产连续7年以20%左右的速度高增长,今年6月份全国日产钢创出156.48万吨的历史最高水平;连年的钢材净出口局面掩盖了产能过剩的矛盾;钢企联合重组进展不快,产业集中度一度不降反升。所有这些也使得钢铁产业与上游矿业的供求关系趋于紧张,现货矿的非理性“虚涨”直接影响到长期协议矿的市场交易行为,长期利益逐渐让位于短期博弈。

   
有专家反映,在市场“惯性”和过度竞争的背景下,就算是一些产品结构调整的举措,也出现了“变味”的情况。比如业内长期来提倡的“板管比提高”这个目标,到现在也出现了一些“过度”的偏向。据统计,目前国内已形成热轧连轧板材年生产能力2亿多吨,中厚板年生产能力8000万吨,产能已经过剩,市场压力很大。此次钢价暴跌中,热轧板卷价格一度大幅“倒挂”于低附加值的螺纹钢。

   
中钢协相关负责人戚向东说,国家实施扩大内需、促进发展的宏观政策,最直接受益的行业之一就是钢铁业。钢铁业要通过结构调整和结构优化,改善品种结构,扩大市场有效需求,不再盲目扩大产能,坚持以销定产,同时下决心把上下游产业链的比价关系向合理的方向调整,建立稳定的营销定价机制。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专家张立群也认为,钢铁业今后的“重头戏”只能是产业的升级和质量的提高。

 
打赏
 
更多>同类行业快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快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合同文本  |  隐私保护  |  使用协议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08106851号
Processed in 0.018 second(s), 8 queries, Memory 0.4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