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铁矿石价格暴涨,全球经济增长趋缓,国家连续调整出口退税政策,产业发展环境发生变化……2008年,河北省钢铁工业经受着严峻的考验。
在逆境中奋力前行,上半年,河北省钢铁工业跃过一道道难关,递交了一份让人满意的答卷:累计实现利润182.05亿元,同比增长19.91%。利税、利润占到全省工业的四分之一左右,为河北省工业经济提速、增效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下半年,身处高成本环境,同时面对市场需求萎缩、钢价持续下跌的困难的双向挤压下,河北省钢铁工业如何保持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对全省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
(1)加快调整产品结构,拓展盈利空间,夯实盈利基础
“今年下半年的钢材市场不容乐观,河北省钢铁企业将遭遇一个较为困难的时期。”日前,在接受采访时,省冶金协会会长刘如军说。
事实上,从7月中旬开始,原来一路看涨的钢材价格开始持续下跌。如今一些品种已接近甚至跌破成本线,河北省部分民营钢铁企业面临生死考验。“短期内,钢材价格回暖还缺乏足够的支撑。”有关专家分析。上半年经济发展相关数据显示,作为钢铁产业的下游产业,我国汽车、房地产、日用家电等相关行业呈增速放缓趋势,这一定程度上表明国内钢材市场需求在萎缩。但全国粗钢产量却呈增长趋势,下半年我国钢材市场结构性供需失衡问题将更加突出。
与此同时,由于国家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对部分以初级产品为主的中小企业形成冲击,出口对河北省钢铁产业发展的拉动力呈下滑趋势。统计资料显示:上半年河北省钢铁行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09.01亿元,同比增长31.6%,但比去年同期增幅大幅下降了164.4个百分点。“上半年,河北省钢铁工业实现利税增长,部分是建立在国内钢材价格非理性大幅上扬基础上,而这种盈利基础,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显然并不牢靠。”省冶金协会秘书长王大勇说。
同样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宝钢等企业就要从容得多:宝钢上半年累计产钢1502.48万吨,相当于河北省粗钢总产量5955.94万吨的25%,但实现利润却高达286.64亿元,是河北省钢铁工业的1.57倍。和河北省众多钢铁企业比起来,手握高端产品、核心技术的宝钢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自然要强得多。
“夯实盈利基础,拓展盈利空间,根本出路还在于调整产品结构,依靠科技进步,用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产品占领市场空间。”河北钢铁集团董事长王义芳说。
针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开发能力与国际一流钢铁企业还难匹敌的现状,集中了河北省优质钢铁资产的河北钢铁集团正抓紧筹备组建河北钢铁研究院,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力争尽早形成一批自主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市场上占有相当份额、有竞争力的拳头产品。
河北省为数众多的民营钢铁企业也应尽快建立研发机构,加快调整产品结构,提高自身竞争力。“民营钢铁企业应该集中有限的资金、有限的技术,集中力量搞好自己的特色产品,进行专业化生产。”刘如军说。
(2)突破成本上涨包围圈,加快打造“矿钢一体化”
今年1月份,作为国内钢铁行业翘楚———宝钢集团实现利润达43亿元,创下国内钢铁企业单月实现利润之最。而当时,铁精粉、焦炭价格已纷纷大幅上扬,宝钢何以能突破成本上涨的包围圈?“和国内其它钢铁企业比较,尽管没有自有矿山,但宝钢已形成‘矿钢一体化’的产业链模式,在矿石成本控制方面非常成功。”王大勇介绍,“宝钢的吨钢利润超过千元,至少有500元来自降低铁矿石成本!”“矿钢一体化”是现代钢铁工业的发展趋势,钢铁生产企业通过投资矿山,控制一部分国际矿产资源,以打破铁矿石价格垄断的局面,降低生产成本。
河北省钢铁产业打造“矿钢一体化”产业链模式尤为迫切。有关资料显示:河北省铁矿石有45%左右需要进口。2007年河北省进口铁矿石6600万吨,今年上半年进口3910.61万吨,累计金额53.79亿美元,全年进口将超过去年。国际铁矿石价格暴涨使河北省钢铁工业全年利润缩减150亿元左右。
适应钢铁工业发展趋势,河北省钢铁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到国际矿业市场搏击风浪,部分化解了成本上涨的压力。河北钢铁集团已与必和必拓等世界主要铁矿石生产商签署了总量达两亿吨的供矿合同。
为化解不断上涨的成本压力,日前,河北省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国丰,与沙钢集团、德龙钢铁、江苏永钢集团等规模比较大的民营钢铁企业“抱团打天下”,他们以资金为纽带组建一家合资公司,积极谋求海外买矿。
但和宝钢、鞍钢等比较起来,河北省企业打造“矿钢一体化”产业链步伐仍然滞后。
对此,有关专家建议:为保证河北省钢铁工业产业安全,从战略角度考虑,立足长远,河北省钢铁企业应把资源战略放在发展的首位,坚定不移地走出去,加大省外、境外资源基地建设,向上游投资,建设长期、稳定的以铁矿石和焦煤、焦炭为主的原料供应产业链。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和铁矿石、焦煤、焦炭供应方的战略合作与产业联盟,实现铁矿石、焦煤、焦炭、钢铁产业链的和谐发展。
(3)加快推进企业联合重组,推进产业优化升级
在我国钢铁工业重镇唐山,共有60家钢铁冶炼生产单位,目前全部停产的已达26家。“除唐钢公司、首钢迁钢、国丰、津西等10多家企业基本保持正常生产外,其他生产企业也都处于半生产状态。”唐山市冶金协会有关负责人介绍。
在河北省另一大钢铁产业集中地邯郸,同样的情形也在上演。
“市场低迷,恰恰是推进钢铁企业联合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的机遇。”省冶金政研会副会长宋继军说,在低迷的市场条件下,联合重组的成本会大幅度降低。
产能分散、产业集中度低,是制约河北省钢铁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一个痼疾,且多年来没能得到彻底解决。对此,有关专家建议:河北省钢铁产业应抓住机遇,趁势而上,推进企业联合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为身处逆境的河北钢铁向“钢铁强省”迈进打下坚实基础。
事实上,联合重组的大幕已经徐徐拉开:唐钢集团、邯钢集团联合组建的河北钢铁集团,年钢产量已达3100万吨,占到全省钢产量的29%。按照发展规划,“十一五”末,河北钢铁集团将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建材基地、全国最大的钒钛基地、全国最大的精品板材基地,成为钢铁强省的有力支撑。
此外,在重组升级大趋势的推动下,首钢重组了宝业,与九江、松汀钢铁公司也先后签订了整合协议。目前,河北省年产钢200万吨以上的企业17家(含首钢迁钢),占全省钢产量的72%以上,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淘汰落后产能是河北省钢铁工业面临的一大课题。按照发展规划,“十三五”末,河北省钢铁产能要由现在的1.1亿吨压缩到8000万吨左右,同时进一步提升产品结构,并实现盈利能力的持续提升。在这个过程中,既要下大力气培育世界一流企业,也要坚定不移地淘汰落后产能。
“不是每一个企业都能渡过难关。可以肯定的是,会有部分装备水平落后、产品档次不高、节能环保水平不高、缺乏竞争力的企业在面对困难时倒下,被淘汰出局。”王大勇认为,河北省应该利用当前的市场形势,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动部分企业转产,这是河北省钢铁工业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完成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