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迅速崛起的以稀土产业为特色的国家级高新区
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于1990年,199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是全国53个国家级高新区中唯一以发展稀土产业为特色的高新区,也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的国家级高新区。稀土高新区规划面积15.53平方公里,同时建有希望工业园区,面积为12平方公里;万水泉新区,规划面积66平方公里。建有稀土企业孵化器、软件园和留学人员创业园等各类专业孵化器,正在建设的还有大学科技园和稀土科技园等。
近年来,稀土高新区经济建设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主要经济指标一直保持30%以上的增长速度。到2005年底,工业总产值完成328亿元,同比增长30%。技工贸总收入完成312亿元,同比增长30%;实现财政收入10亿元,同比增长25%;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在全国53个高新区中位次大幅前移,进入中游行列。在自治区47个重点工业开发区中位居第一。
二、优越的投资环境
稀土高新区基础设施建设非常完善,规划区全部实现了道路、通讯、煤气、供水、供电、供暖、供气、排污等“八通一平”。
在十多年的建设中,稀土高新区以满足企业持续发展需求和增强竞争力为工作重点,不仅具备了优越的硬件设施,而且形成了健全的政策支持体系、资金支持体系、孵化创新体系和中介服务体系,特别是2002年高新区管理委员会先后通过了ISO9000质量管理和ISO14000环境管理国际认证,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目前,稀土高新区有注册企业1300多家,有美国、英国、德国、法国、西班牙、韩国、加拿大、日本、蒙古、印度及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在此投资。主要集中于稀土、新材料、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工程机械、铝业等各类高新技术产业。其中有上市公司投资企业17家,三资企业43家,稀土企业58家。稀土高新区有经自治区科技厅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136家,占全自治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近50%,占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的90%以上,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稀土高新区工业总产值的比例已达到66.4%。
截止到2005年,区内企业累计实施火炬计划52项,其中国家级26项。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内蒙古留学人员创业园、包头软件园先后建成投入使用,全部孵化面积达到了
三、构筑新的产业优势,全力打造“六大产业集群”
针对包头市良好的工业基础和人才保障以及周边地区矿产资源富集、部分产业形成相对优势的实际,从战略高度培育和打造有强势发展后劲的“六大产业集群”。
稀土及其应用产业集群。重点发展稀土永磁材料、储氢材料、抛光材料、发光材料、催化材料等稀土功能材料,稀土铝合金、稀土铜合金、稀土镁合金等特种合金材料,稀土永磁电机、稀土镍氢动力电池、稀土铅酸水准电池、汽车尾气催化器、稀土节能灯等稀土应用产品,同时发展稀土材料在终端产品中的应用,如用于稀土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等。以稀土产业链上的主要环节项目为重点,进一步引进发展深加工项目。
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以发展平板电视显示器、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电子元器件等电子类产品和软件项目为主,形成制造与应用、硬件与软件、开发与服务相结合的产业格局。
机电一体化产业集群。以北方股份重型汽车、阿特拉斯液压挖掘机、电动汽车等装备制造产业为主体,重点发展重型载重汽车、工程机械、配套零部件和其它电气产品等,构建规模经济。、
生物技术产业集群。以伊利乳业、蒙正药业、东方希望生物、新疆中基等企业为龙头,充分利用包头及周边地区的农畜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建设生物制药及农畜产品深加工示范基地。
铝铜等有色金属深加工产业集群。以东方稀铝、华鼎铜业为龙头,重点发展配套产品和深加工项目,延伸产业链,打造国家级的铝、铜有色金属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节能环保产业集群。重点发展固体废弃物处理和环保特色产业两大领域,支持粉煤灰综合利用、环保药剂、环保新材料、城市污水处理成套设备制造、工业废气净化回收装置开发等项目。
四、稀土高新区的工业经济发展战略
按照建设中国“稀土谷”的发展目标,稀土高新区的基本战略定位为:一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把稀土高新区建成以稀土为特色的各类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二是加快稀土高新区“二次创业”步伐,提高经济发展品质和水准,成为包头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三是创新发展模式,构建和形成符合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成为改革开放和制度创新的示范区。